随葬品是传统葬礼中起到标识墓主人身份、地位的作用。在中国古代对随葬品是有所规定的,随葬品要与逝者生前身份、地位相应,超过了级别被视为“越制”。
古代人们都相信逝者只是去另外一个世界去生活,所以在人去世后,家属会用很多实物作为随葬品与逝者一起下葬,希望逝者能到另一个世界依然能很好的生活。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很多随葬品已经包括了黄金和玉器等贵重的奢侈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领悟到了人死入灯灭的道理,这时随葬品也不在使用实物,而是使用陶器制作的样品为代替。到了宋代,纸张产量增长,随着纸张的普及,人们开始使用纸糊成的需要的造型作为随葬品。这些纸制的随葬品会在坟前被焚烧掉,寓意到“捎给”逝者。
随葬品中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是实用性用品,比如当时常见的生活用品的实物。另一类是纯象征性的用品,比如纸质书童婢女,宅院、聚宝盆、摇钱树等。中国人自古将葬礼与孝道联系在一起,因此2000多年来,一直流行厚葬。现代人为亲人办葬礼的时候虽然不会放实物所随葬品,但会制作很多纸质的随葬品在墓穴前焚烧,例如建国初期很多人流行烧牛、马等牲畜。80年代后经济好转,人们流行烧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沙发、家具。到90年代又流行烧摩托车、汽车等。本世纪初选择公墓安葬的人多了起来。因为政府倡导不焚烧随葬品,加之公墓尺寸都比较小,一般都是只能放下骨灰盒,因此随葬品也变成了小巧的陶瓷制品。造型也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这时的随葬品更像是墓穴的装饰和摆设。
在我国最有名的随葬品是秦始皇的兵马俑。秦朝之前流行活人殉葬,导致社会人口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秦始皇为恢复人口数量禁止了用活人殉葬的习俗。当时王公贵族都使用青铜礼器做随葬品,而普通百姓都使用陶俑做随葬品,这说明社会文明在进步。
魏晋时期烧陶工艺逐渐成熟,这时的陶器随葬品中造型优美,色彩也丰富了起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了。特别是到了唐朝,人们非常流行随葬带有三种颜色的陶器,这种陶器也是专门用于随葬使用,这些陶器造型多姿取材丰富,反应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如果关于龙泉古园公墓您还有哪些需要了解的信息,可咨询沈阳龙泉古园服务电话024-66688236